2025-07-10 14:42:21
我國糖尿病基層防治管理工作早在2009年起就作為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全國推廣實施,于2013年就開始逐步實施對于糖尿病的管理,糖尿病的預防、診治已從大型的綜合醫院轉移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,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正規診療方案。但國內的知曉率、治療率和控制率無法達到理想的水平,在防治管理層面依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。
2025年6月26日,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發布《關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》,政策文件中提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5元,達到99元。優化老年人健康服務內容,組織做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,增加糖化血紅蛋白檢測。
糖尿病流行病學
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引起的代謝紊亂,導致胰島素不敏感性,胰島素缺乏和生物學功能受損。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的糖尿病分布圖,全球約5.37億成年人(20-79歲)患有糖尿病,每10個人中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。預計到2030年該數字將上升到6.43億,到2045年將上升到7.83億。中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。據估計,中國有1.139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,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四分之一。
糖化血紅蛋白
糖化血紅蛋白(HbA1c)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(主要指葡萄糖)持續且不可逆地進行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應的產物,是臨床上評估長期(8-12周)血糖控制狀況的“金標準”。國內外權威指南(如ADA、WHO及中國指南)已將其≥6.5%作為糖尿病診斷切點。同時,HbA1c在5.7%~6.4%提示糖尿病前期(高危人群),也為臨床調整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。
目前,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技術和方法多達30余種。目前國內常用于臨床的有3種: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、硼酸親和層析色譜法、免疫比濁法。國際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有2個雙重認證標準:IFCC和NGSP。
國賽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案
深圳國賽生物HbA1c項目(多平臺)獲得IFCC和NGSP國際認證,溯源體系完整。
多種平臺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方案,助力各種檢測場景需求。
1、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:國賽生物于2020年推出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GSH-60,采用業內檢測HbA1c的“金標準”方法--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,檢測快速高效、結果準確可靠,可同時報告NGSP和IFCC兩個單位,配合使用高性能層析柱和智能液路維護系統,儀器日常使用更輕松,使用成本更可控,是臨床精準檢測HbA1c的理想選擇。
2、硼酸親和色譜法:國賽生物不斷創新,于2022年推出單人份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A1c Go,其采用硼酸親和色譜法和單人份試劑卡,加入5μL樣本后,儀器自動完成剩余步驟,無需其他手工操作和額外試劑,方便高效。儀器小巧,整機重量≤5kg,標配彩色觸摸屏,內置簡捷操作系統,是小批量樣本HbA1c檢測的得力助手。
3、免疫散射比濁法:國賽特定蛋白分析儀可提供多種選擇,GPP-100采用單人份檢測為基層醫療助力;Astep原始管直接上機,全自動檢測,樣本隨到隨檢;Aristo系列采用原始管批量軌道進樣,快速處理大批量樣本,讓檢測省時省力。
免疫散射比濁法特定蛋白檢測平臺除糖化血紅蛋白檢測,同時擁有豐富的檢測項目拓展:Aristo系列支持檢測mALB、Cr、TFU、IGU、AIM、BMGU、RBPU、AMG、NGAL、CysC等多種反映腎臟損傷的標志物,檢測項目可涵蓋糖尿病腎臟疾病(DKD)患者的早期篩查、評估和預后監測等,為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監測提供更豐富的方案。
【參考文獻】
[1]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. Summary of Revisions: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-2024. Diabetes Care. 2024 Jan 1;47(Supplement_1):S5-S10.
[2]Use of Glycated Haemoglobin (HbA1c)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: Abbreviated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. Geneva: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; 2011. PMID: 26158184.
[3]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.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版)[J].中華糖尿病雜志,2025,17(01):16-139.
[4]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.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[J]. 中華糖尿病雜志,2021,13(4):315-409.
[5]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委員會.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[J].中華糖尿病雜志, 2014(12):6.
[6]中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病臨床管理共識,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,2024,40(6):455-461